综合百科

关于虚假宣传的定义是什么

2024-10-31 04:18:17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一、关于虚假宣传的定义是什么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违反公认的商业准则,是一种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虚假宣传的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四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这就是法律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从法律规定看,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经营者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和经营者利用其他方法进行虚假宣传。

利用广告

广告的含义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其他方法

其它方法是指广告以外的方法,其他方法有哪些,竞争法中未作明确规定。

三、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虚假宣传是属于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指的是经营者在市场经营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商品或者是服务做出了不相符合虚假行为。属于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也违反了商业准则。

TAG:虚假宣传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一光年飞机要飞多久(一光年是多少公里)
  • 聚酯纤维是什么面料(聚酯纤维的面料优点和好处)
  • 人民币汇率破7的利弊 人民币汇率破7背后的楼市
  • 蒙太奇是什么意思
  • 美元量化宽松是什么意思 美元量化宽松收紧
  • 1亿日元等于人民币 l亿日元是多少人民币
  • o型血为什么叫熊猫血
  • 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化原因分析 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上升原因
  • eur对人民币(eur货币汇率)
  • 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