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如何理解刑事责任能力?

2024-10-30 19:08:0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一、如何理解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

二、刑事责任能力的适用年龄是多大

刑事责任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对刑事责任年龄作出规定如下: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会被***,包括死缓。

(四)、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收容教养。

(五)、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能力有哪些

(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十八条靠前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强制医疗。”由此可以看出:

(二)、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是介于前两种精神病人之间的一部分精神病人。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相比,这种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不能象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那样,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能力弱化的公民,其对应的刑事责任应地适当减轻。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医学上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但有的公民因患病等原因会丧失或减弱刑事责任能力,因此法律上对他们的刑事责任能力相对要求降低。

TAG: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加元和人民币的换算汇率 加元与人民币汇率计算
  • 空窗期是什么意思
  • 低级红高级黑是指什么
  • 春秋三传是哪三传
  • 英镑兑人民币即期汇率 英镑币汇率对人民币
  • 七万四千日元 七万五千块日元
  • 人民币汇率暴涨原因 人民币汇率上涨的三大因素
  • 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查询 )
  • 电动车排名前十名(电动车排行榜推荐)
  • 台币汇率人民币汇率 最新台币对人民币汇率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