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民事诉讼审判期限是多久?

2024-10-28 23:48:5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处理民事***的时候选择诉讼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也是最有法律效力的。法院接到诉讼状后,会开庭审理,经过双方辩论后,择机做出判决。那么,民事诉讼审判期限是多久?下面我们跟随小编了解下相关知识。

一、民事诉讼审判期限是多久?

1、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2、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二、哪些情况不能计入民事诉讼审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不计入审限:

1、公告期间,即从法院在报纸上正式发出公告之日起至公告期满的时间。

2、鉴定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鉴定申请至鉴定机构出具正式的鉴定结论之间的时间。

3、处理管辖问题的期间,即从当事人提出书面管辖异议至二审法院就管辖问题作出终审裁定书的时间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三、民事诉讼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1、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 源的,视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其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讼诉。

2、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讼诉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3、有明确的被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的选择权赋予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

4、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即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

综上所述,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要按照程序进行,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在一审程序上,民事诉讼审判期限通常是六个月,而启动二审程序后,审限基本在三个月左右。如果案情复杂,法院可以适当延长审理期限。这里需要注意,司法鉴定耽误的时间不应该计入审理期限中。

TAG:民事案件审理期限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过春节有什么风俗? 春节会吃的食物
  • 4欧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四欧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 人民币和缅币的兑换比例是多少 人民币和缅币的汇率多少
  • 光速每秒多少公里
  • 手机微信怎么查询邮政快递信息
  • 加元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2月加元对美元汇率
  • 加元和人民币的换算汇率 加元与人民币汇率计算
  • 美国为啥不担心日本核废水
  • 6千日元汇率换算是多少 6千日元汇率换算
  • 1亿日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多少 1亿日元约等于多少人民币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