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什么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非全日制用工?

2024-10-28 23:30:2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非全日制用工与全日制用工的最本质的差别就体现在工作时间上,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较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作时间要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多是按照小时计算报酬,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时工。非全日制劳动者在一个用工单位工作的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并且每个周不能超过24个小时。非全日制用工属于是一种短期的用工形式,并且因为时间短所以在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上面临着一些现实上的难题,因此需要非全日制劳动者明晰相关法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根据全日制的用工形式的特点,劳动合同法规规定了全日制用工必须要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因为非全日制用工比较的短期并且不稳定,所以签订书面合同有时对双方都是不便利的,因此,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签订书面协议,也可以订立口头的协议。

2、非全日制用工一天不超过四个小时,这样的话每天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空余时间,考虑到这一点,《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订立一个或者多个劳动合同,但是几个劳动合同之间不存在矛盾,例如时间安排上的矛盾。

3、在全日制用工当中,允许根据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约定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但是非全日制用工时间本就是短暂的,并且多是一些简单的劳动,约定试用期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中不得约定试用期,约定了试用期的该约定因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而无效。

4、全日制用工当中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但是法律考虑到非全日制用工的特点,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是可以随时告知对方就离职的,可以不用提前通知。

5、非全日制用工工作时间短,工作内容一般较为简单,同时很多时候也没有书面协议的凭证,在实务中就会经常出现拖欠非全日制劳动者工作报酬的情况。为了减少或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结算不得超过15天,有些更加短期的***应该工作结束后立即结算。

在我国实践中,非全日制用工的保护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非全日制用工时间短、没有试用期、没有固定的月工资支付,并且在离职以后也没有经济上的补偿,因此就会有很多的用人单位在招录员工的时候一些简单的工作只招录非全日制用工,或者是员工招录后任意开除员工等等,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非全日制用工法律保护上相关法律还是有待完善。

TAG:非全日制用工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新西兰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新浪 新西兰元对人民币汇走势率
  • 人民币汇率 期货 人民币汇率有期货吗
  • 美元汇率人民币兑换走势图 美元汇率兑人民币走势
  • 日元 换人民币 日元总换人民币
  • 美元澳元汇率今日价格表 美元兑澳元今日汇率点评
  • 印刷机品牌十大排行榜
  • 指甲有竖纹是身体的什么信号(指甲脱层是什么原因)
  • OTC是什么意思(otc代表什么)
  • 今日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欧元中间价 今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 日本投降日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日本投降原因是什么)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