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徇私枉法罪的概念是怎样的?

2024-10-28 21:41:41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徇私枉法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许多人不知道我国法律上有徇私枉法罪这个罪名。司法机关在**案件的过程中应秉持着法律公平公正的原则**案件,对案件的当事人不得有任何徇私枉法的行为,否则就有可能会构成徇私枉法罪。那么,徇私枉法罪的概念是怎样的?一起通过以下文章作一个详细了解吧。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是怎样的?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该罪。刑法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下***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

二、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实事、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审判的;

(3)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的;

(4)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

(5)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6)其他徇私枉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它是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的行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案件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如果将无罪之后判为有罪或将有罪之人无罪释放,就会扰乱司法秩序,影响司法公正。徇私枉法罪的当事人会被处以五年以下刑期,情节严重的会加重处罚。

TAG:徇私枉法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意思
  • 日本投降日是哪一年几月几日(日本投降原因是什么)
  • 新西兰元对人民币汇率 今日汇率走势 新西兰元对人民币牌价
  • 夸克是什么(夸克有内部结构吗)
  • 沙特里尔兑人民币 人民币和沙特里亚尔汇率
  • 兰特币兑换人民币实时汇率 兰特币和人民币的汇率
  • 孟加拉兑换人民币汇率查询最新 孟加拉兑换人民币汇率查询
  • 抖音号怎么更改(抖音号更改方法)
  • 空窗期是什么意思
  • 各国外币与人民币汇率对比 各国外币与人民币汇率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