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什么是个人信息?

2024-10-28 19:02:14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什么是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1、基本信息

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设备信息

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账户信息

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隐私信息

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社会关系信息

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

6、网络行为信息

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一是即时通讯平台为犯罪“主车道”。

二是泄露的信息种类多样化。被侵犯的公民个人信息从公民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扩展到公民的手机通讯录、银行账号和密码、出行记录等。如肖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肖某通过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将其掌握的公民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

三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被侵犯个人信息的公民多为房产购买人、电商消费者、车辆购买人等身份,这样的人群普遍防范意识不强或处在情势紧急的特殊阶段。

公民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都属于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有三个特点,首先使用的是即时通讯平台作为犯罪的主要通道,其次泄露的信息多种多样,可以是公民的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也可以是公民的手机通讯录出行记录,最后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不强。

TAG:个人信息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加元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2月加元对美元汇率
  • 1英镑等于多少人民币 1元英镑=人民币
  • 美元对换日元 美国美元换日元现金汇率
  • 5000日元与人民币换算 五千日元和人民币的汇率
  • 日元3万能换多少人民币 日元3万合人民币多少钱
  • 人民币对迪拉姆汇率今日价格多少 今日人民币兑换迪拉姆汇率
  • 日元为何持续下跌 日元猛跌原因
  • 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原因有哪些 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原因
  • 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
  • 加元和人民币的换算汇率 加元与人民币汇率计算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