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用钱的肖先生被这一份“车贷”“吃干榨净”
近日,德清县公安局破获一起“套路贷”案件,涉案团伙8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逮捕,79人的钱被“吃干榨净”。
过了30天,还款金额翻番
2018年2月底的一天,德清人肖先生匆匆赶到派出所报警:一个月前与某借贷中心签订了3.2万元的借款合同,没想到短短30天赔上了一辆车,还有高额欠款。
“合同看上去很正规的样子,上面写着月利息是2%,但实际远不止如此。”肖先生坦言,当时因家里急需筹钱,所以就想通过汽车抵押来周转,因为公司放贷快,所以找了这家借贷中心。
没想到这家借贷中心放贷时,原本3.2万元贷款,要扣除平台中介费、资信调查及车辆评估费、风险金、平台履约保证金等一系列费用,最终放贷金额只剩下2.4万元,远低于合同上的借款金额。且合同内只填写借款人一方身份及车辆信息,相关日期及出借人一方均为空白,合同只有一份,由这家借贷中心保存,既不给借款人,也不允许拍照。
除了这一个坑,还有一环扣一环的陷阱。肖先生无奈地说,借款约定是30天,就在第30天时,因为有点事情耽误了还款时间点,当天车辆就被这家借贷中心开走并藏匿。想马上还款要车,但这家借贷中心不肯,非要索要本金3.2万元、拖车费1万元、违约金9600元及利息2880元,共计5.448万元,否则不归还车辆。
短短30天,这笔钱比肖先生实际借款金额翻了一番还要多,肖先生惊呆了,于是选择了拒绝支付,并于当天报警。
违约就被拖车,以获取暴利
看似一纸合同,按约行事,但合同背后,竟是层层陷阱。接到此案后,德清警方迅速抽调警力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
经查,这家借贷中心系以袁某、周某为首,郎某、王某等6人为成员,以汽车抵押贷款合同为名,肆意认定违约,擅自将客户车辆开走并藏匿,伺机索要高额拖车费、违约金、虚高利息,涉嫌敲诈勒索。
民警调查发现,类似肖先生这样因违约而面临被拖车及高额还款的并不是个案。梁先生也有这样的借贷经历:2017年10月底,他到这家借贷中心借3万元,实际到手2.29万元,因还款当日带人去医院看病未能在还款时间点还款,当晚车辆即被开走并藏匿,在支付拖车费、违约金及利息共计4.76万元后取回车辆。在40天的借款时间内,这家借贷中心就获利2.47万元。
警方缜密侦查后,共梳理出违约客户79人,其中53人的车辆被拖走,53人中有37人最终向公司付清了高额还款金,4辆车被嫌疑人以黑车形式出售。警方在追踪侦查中发现,有12辆车被藏匿在这家借贷中心停车场内。
“为了切实挽回受害者的损失,让违法人员受到相应法律处罚,专案组人员开展了大量的侦查及调查取证工作,其最难办的还是在于案件的定性。”专案组民警说。
2018年6月19日,德清警方对涉及车贷“套路贷”的犯罪团伙集中收网,抓获袁某在内的8名嫌疑人,查获“虚高合同”100余份,财务账目50余本,扣押涉案车辆12辆,涉案价值200余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