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关于扒窃的认定是怎样的

网友 综合百科 2025-11-04 11:16:52 0

一、刑法中关于扒窃的认定

扒窃,是公安机关或一线反扒干警的常用词汇,《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等***犯罪行为单独表述,意在表示扒窃等***行为区别于传统意义的普通***。扒窃行为直接接触公民人身,且一般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严重影响群众人身安全感及社会信任度,社会危害性更大。

扒窃入刑实际是为了加强对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行为的打击力度而规定的,兼有保护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目的,但该罪本质仍然是***罪。***罪作为财产类犯罪不仅要有***行为,还要有***的实际损害结果。所以,刑法修正案(八)第39条关于扒窃的规定同样遵循刑法总则第13条但书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是指导扒窃行为是否构罪的重要标准。因此,司法机关在**扒窃案件时,应针对扒窃行为的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等特点,对扒窃行为的质与量作出统一的评定。

扒窃作为***罪的一种罪状和方式,所侵犯的法益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其既遂与未遂的区分仍应围绕财产的得失进行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审理***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明确了控制说是区分***罪未遂与既遂的界限标准。扒窃作为***行为的一种,当然也适用控制说,只要财物到手,扒窃行为即宣告完成,即构成***罪既遂。

二、扒窃与普通***行为的区别在于:

1、发生在公共场所;

2、所窃取的是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

扒窃行为之单独列出并予以严惩是因为发生在公共场所社会危害性大。由于公共场所的开放性和人员的不特定性,扒窃他人财物除了侵害公民的财产权外,更使公民感到人人自危从而降低社会安全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随身携带”是持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现实支配的一种。因此,“随身携带”应以人身依附性或人身控制性为必要。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中对扒窃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即在公共场所内扒窃的可以认定构成***罪。但同时也要注意,如果扒窃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为是犯罪。因此,扒窃也要达到一定情节,造成的危害比较大时,才有可能按照***罪论处。

Tag: 扒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邮箱:303555158@QQ.COM。 欢迎关注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提供个人/企业摆账,大额存单质押摆账,银承摆账,工程亮资,企业增资验资,公司注册资本实缴,代办验资报告,企业存款证明,企业资金证明以及上市公司审计过账和美化财务报表等大额资金业务。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免费咨询!

Copyright © 格特瑞商务咨询-企业摆账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