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

网友 综合百科 2025-11-04 10:16:44 0

司法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审讯时,要求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和行为如实进行供述,取得口供后与其他证据一并作为定罪和判罚的依据,但在实际中,犯罪嫌疑人往往为了逃避处罚或减轻责任,要么装傻充愣,要么避重就轻,导致口供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无法保证,那么,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呢?

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根据这一规定,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或规则:

1、不轻信口供的原则。这是我国司法机关收集、审查和运用证据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轻信口供指对口供的每个部分都不能轻信,但决不是不要口供,更不是完全否定口供的作用。对于被告人的口供,应当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鉴别。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的原则。既不能轻信口供,又不能完全不信口供,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收集其他“外部证据”。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依法取证,尤其是要依法取供。

3、口供补强规则。即口供不能作为有罪判决的惟一根据的规则。只有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该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即使是各共犯口供之间协调一致,没有矛盾,但是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因为仅凭共犯的口供,很难保证它们之间的“相互印证”不是出于串供、刑讯等非正常因素的结果,无法保证口供的真实性,仓促定案,难免出现错案。而且一旦共犯中有一个翻供,整个案件的基础便出现动摇,这种定案方法是与“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

综上所述,关于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不能轻信于口供,要逐句逐项地进行判断甄别,其次要重视调查研究,搜集更多的证据与口供相应印证核实,还有口供不能较早,如果只有犯罪嫌疑人口供、哪怕是多个犯罪嫌疑人的一致性口供,但没有其他有力证据时,就不能定罪和判罚。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有本站,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Tag: 口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邮箱:303555158@QQ.COM。 欢迎关注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提供个人/企业摆账,大额存单质押摆账,银承摆账,工程亮资,企业增资验资,公司注册资本实缴,代办验资报告,企业存款证明,企业资金证明以及上市公司审计过账和美化财务报表等大额资金业务。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免费咨询!

Copyright © 格特瑞商务咨询-企业摆账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