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春节国家法定假日是几天?

2024-10-26 08:33:33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春节国家法定带薪假是三天。

现在公司的七天,或半月,都是公司调休或放假规定,与带薪无关。中国内地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3天,国庆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这11天中都是三倍工资。

靠前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法定),包括:新年(放假1天)、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一天)和中秋节(放假一天)。

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等。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另外,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我国传统的农历重阳节等其他节日,也不放假。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

我国节假日一般是分为三类,节假日包括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或者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以及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法定节假日是属于靠前类,在法定节假日内所有公民均可进行放假,如果用人单位需要员工进行加班的话,则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来支付员工加班费用。

TAG:2018春节法定假期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美元利率走势图 美元libor利率走势
  • 现在欧元汇率多少人民币 人民币兑现欧元汇率
  • 有欧元怎么换人民币
  • 赣州村镇银行
  • 班禅和活佛有什么区别
  • 100美元等于几韩元 100美元等于几韩元
  • 人民币汇率 期货 人民币汇率有期货吗
  • 美元指数跌破80 美元指数跌100点
  • 最新美元汇率人民币 新版美元汇率人民币走势
  • 前置过滤器怎么选择(正确挑选前置过滤器方法介绍)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