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雪效应的定义及其公式的分享

网友 综合百科 2025-11-04 16:20:29 0
在货币理论知识中,费雪效应是大家应该掌握的一个词语。当然相信很多朋友对于费雪效应并不了解,今天就为了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词语,小编就将自己了解到的定义以及公式与大家分享。

一、定义

费雪效应是什么?它其实是由欧文费雪所提出的,所以这也是这个名称的由来,它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具体指的就是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可能有些人不理解,那大家就可以参考下面的通俗解释。

通俗的解释:假如银行储蓄利率有5%,某人的存在在一年之后就多了5%,这说明富了吗?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下的假设,如果当年通货膨胀率是3%的话,那么他只是富了2%的部分,如若是6%的话的,那么他一年前100元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要106元,而存了一年的前只有105元了,他反而是买不起这东西了。

二、公式

费雪效应的计算中,其实包含有下面的一些系列公式: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把公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一下,公式就变成: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在某一种经济制度下,实际利率往往是不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你的实际购买力。于是当通货膨胀率变化的时候,为了求得公式的平衡,名义利率也就是公布在银行的利率表上的利率会随之而变化的。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这个结论就成为费雪效应或者费雪假设。

埃尔文·费雪认为,债券的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与金融工具寿命期间预期的价格变动率之和,名义利率(R)可以表示为:

1+R=(1+r)(1+h)

r=R-h-rh

式中:

r——实际利率;

h——金融工具寿命期间的预计年通货膨胀率。

当通货膨胀率仅处于一般水平时,乘积项rh会很小,计算时通常忽略不计,因此:

r=R-h

习惯上,这个公式被称为费雪效应,它表明名义利率(包括年通货膨胀溢价)能够足以补偿贷款人到期收到的货币所遭受的预期购买力损失。即贷款人要求的名义利率要足够高,使他们能够获得预期的实际利率,而要求的实际利率就是社会中实物资产的经营报酬加上给予借款人的风险补偿。费雪效应意味着如果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1%,名义利率也将提高1%,也就是说,这种效应是一对一的。

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时,利率一般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有下降的倾向。

费雪效应的定义及其公式就是上面的内容了,相信大家对于这个效应已经有所了解了,

Tag: 费雪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邮箱:303555158@QQ.COM。 欢迎关注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

企业摆账网提供个人/企业摆账,大额存单质押摆账,银承摆账,工程亮资,企业增资验资,公司注册资本实缴,代办验资报告,企业存款证明,企业资金证明以及上市公司审计过账和美化财务报表等大额资金业务。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免费咨询!

Copyright © 格特瑞商务咨询-企业摆账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