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合同履行的原则的规定是什么?

2024-10-29 16:39:05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1、全面履行原则

《民法典》第50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一规定,确立了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适当履行原则或正确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及其质量、数量,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地点、适当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履行原则。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因此,合同当事人受合同的约束,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是自明之理。

2、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典》第509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此规定可以理解为在合同履行问题上将诚实信用作为基本原则的确认。从字面上看,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以“诚实商人”的形象参加经济活动。从内容上看,诚实信用原则并没有确定的内涵,因而有无限的适用范围。即它实际上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内容极富于弹性和不确定,有待于就特定案件予以具体化,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3、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适当履行自己的合同债务,而且应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协助对方当事人履行其债务的履行原则。合同的履行,只有债务人的给付行为,没有债权人的受领给付,合同的内容仍难实现。不仅如此,在建筑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提供服务合同等场合,债务人实施给付行为也需要债权人的积极配合,否则,合同的内容也难以实现。因此,履行合同,不仅是债务人的事,也是债权人的事,协助履行往往是债权人的义

4、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变更,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履行前,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而使合同成立的基础发生变化,如继续履行合同将会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的内容或者解除合同,以消除不公平的后果。情势变更的实质,乃是诚实信用原则之具体运用。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合同的履行的原则是指合同的履行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则问题,关于合同履行的原则有很多,此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民事合同的当事人的话,我们是需要及时的注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的,此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民事合同的履行等。

TAG:合同履行的原则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冷库苹果保鲜剂推荐(冷库中苹果保鲜的有效方法)
  • 国产路亚竿品牌排行榜前十位
  • 今天美元汇人民币多少兑换 今天美元现汇人民币
  • 孟加拉兑换人民币汇率查询最新 孟加拉兑换人民币汇率查询
  • 12万日元是多少钱 12万9日元
  • 美元人民币汇率汇率查询 美元人民币汇率汇率
  • 聚酯纤维是什么面料(聚酯纤维的面料优点和好处)
  • 海伦公式是什么(海伦公式推导过程)
  • 学平险是什么(学平险保障范围有哪些)
  •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查询 澳元兑人民币汇率历史数据
  • 黔ICP备190028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