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执行回转法律规定是什么?

2024-10-26 19:51:58 来源:互联网转载或整理 浏览量:

一、执行回转最新法律规定是什么?

执行回转的法律规定如下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三条申请执行人超过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人民法院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不予执行。

被执行人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后,又以不知道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请求执行回转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执行回转的程序是什么?

执行回转是指在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执行根据被依法撤消或变更,执行机关依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责令一方当事人返还已取得的财产以及孳息的活动或制度。

根据执行回转裁定,原申请执行人应当返还已取得的财产及其利息。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执行回转应当重新立案,适用执行程序的有关规定。

执行回转时,已执行的标的物系特定物的,应当退还原物。不能退还原物的,可以折价抵偿。

执行回转条件:

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回转只适用于执行完毕后,执行根据被依法撤消或变更的情形。而《执行规定》对其适用条件作了扩大解释。一是在时间上,增加了执行中也可以适用执行回转的规定;二是在执行根据的内容上,规定了变更执行根据也可以适用执行回转。根据《执行规定》,执行回转的适用条件包括:

(1)执行程序已经开始或者进行完毕。也就是说,执行根据的内容已部分执行,一方当事人因此而获得了部分或全部财产。

(2)执行根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撤销就是原执行根据已完全丧失效力,变更是指原执行根据的内容已被改变。

(3)由当事人申请或执行机关依职权决定。由当事人申请就是当事人请求执行回转时,执行机关被动地决定执行回转;执行机关依职权就是在没有当事人请求执行回转时,执行机关主动决定执行回转。

(4)执行机关以裁定的形式作出决定。

(5)执行回转的对象是申请执行人。也就是说,应由申请执行人返还已取得的财产。

(6)执行回转的内容包括原有财产和原有财产的孳息两部分。执行回转时,已执行的标的物是特定物的,应当返还原物;不能返还原物的,折价抵偿。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国家关于诚信方面的规定是非常的严格的,通常情况下执行肯定是需要有所依据的,也就是必须是由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或者是民事裁定书,当然了,如果说裁定或者判决被撤销的话,需要执行回转。

TAG:执行回转

相关文章

  •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
  •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融资融券如何交易
  •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
  •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
  •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
  •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
  •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
  •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
  •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
  •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
  • 一百欧元兑多少 汇一百欧元要多少人民币
  • 缅甸是多少人民币(缅甸1亿是多少人民币)
  •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什么意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下一句是什么)
  • 人民币和菲律宾汇率换算计算 人民币兑菲律宾汇率走势
  • 日元8000000是人民币多少 日元80000
  • 人民币与泰铢汇率今日价格 近期人民币对泰铢汇率今日
  • 沙金和黄金的区别
  • 信用卡催款短信内容(银行催信用卡还款短信)
  • 新车几年免检(新车免检标准)
  • 劳务派遣是什么意思(劳务派遣公司怎么赚钱)
  • 黔ICP备19002813号